摄影学院有文凭么?
现在的人总是很盲目的去喜欢一些自己有不懂的事情,就拿摄影来说,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,不是评上的吗?那肯定是有文凭的,只不过这种摄影学院的文凭不是很具有国家公信力的,所以如果有要考的这个艺术等级的人还是要先打听清楚了,再做打算。
中国照相馆首席摄影师的魏来,同时也是北京摄影函授学院院长。这位业内人士表示,在国外,职业摄影师是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的,而国内近年来也变得越来越重视摄影,“不过,我国的摄影教育尚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。” 魏来表示,一些职业摄影师选择开办摄影培训班,也是出于出于扩大影响的考虑。“这些人未必有毕业证,但可能有职业培训证。”他说。
北京照相馆总裁程庆说过,他通过培训发现,很多摄影爱好者对于相机的人像、景深等基础知识并不是很熟悉。“其实他们需要的只是一条拍摄要点、一种拍摄思路,这些东西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,需要在实践中总结。” 他说。
要想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,魏来和程庆都建议,从事这一行的人最好具备人文和艺术素养。“所谓的人文情怀就是你对生活、对社会有敏感敏锐的直觉和感受;而艺术则为你提供了表现这种感受的手段。” 魏来说。
近年来,很多大学也相继培养“图片摄影”专业,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组成,一般学制两年。“他们的教学主要有两个参照系,一是学校里面的美术教育,二是社会上聘请的具有实践经验的摄影师。这两者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差异。” 魏来表示。
一名摄影师想要获得正常的发展,就必须提高自己在美学、摄影方面的修养。但学校的摄影教育“没有标准,没有考评,没有参照系” ,魏来说。
有专家称,我国摄影人才的状况是“有很大人才剩余,而真正有水平的却是极度欠缺”。 国家应当将摄影也纳入到高教规划和教学计划中,“对于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艺术门类(诸如摄影)应有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规范化、系统化教学。唯有如此方能加速培养新一代全方位的艺术人才。”
对于摄影爱好者的层次也有专业人员看不明白,“在老百姓眼中,只要会将相机拍摄功能按键进行操作就是摄影爱好者了。而实际上,有些摄影爱好者,其实就是所谓的专业人员,既无人文素养,又无艺术敏感,更不会综合平衡各种艺术要素,他们的照片无异于记录生活。”魏来表示,我国有13亿人口,但真正有摄影细胞、审美能力、有摄影素养的恐怕也就是几百万的数量级。“像我们这些搞摄影的都是在玩,我们是玩摄影玩得非常专业的。”